每年都有人“踩坑”!高考志愿到底该咋填?

时间:2025-06-26 来源:央视网 责编:梁媛 编辑:龚若丹

分享到

高考成绩正在陆续出分

志愿填报环节也即将来临

这是一场考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“考试”

怎么填才能不“浪费”分数?

新出的专业值得报考吗?

兴趣爱好和就业优势该如何平衡?

......

填志愿也是一门学问

它与考生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

甚至就业情况息息相关

在填报志愿前

这些事情一定要弄清楚

此外,这些细节也别忽视:

要了解专业是否有体检、语种、选考科目、单科成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。

一些定向就业的专业也值得关注。如公费师范生、免费医学生、农林技术等。

关注修业年限,比如临床医学类、口腔医学类相关专业等,这类专业修业年限基本为五年制。还有一些高校开设五年以上的“长学制”专业面向高考生招生。

注意专业录取分数情况,可以参考高校、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《一分一段表》、专业录取分数排名等,根据自己的分数、位次选择相匹配的专业。

新专业值得报吗?

选专业要考虑哪些因素?

近日,教育部公布了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5年)》,在这份最新版的目录中,涵盖了93个专业类别与845种具体专业。相比2024年,新增了低空技术与工程、智能分子工程等29种专业。这些新增的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,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规划未来发展路径。

新专业到底好不好?该不该报?有哪些共性的特点?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:首先我们要了解新专业的特征:(这些)是与国家重大项目和相关建设需求有关的专业、是与新技术(AI)发展相关的一些专业、社会服务业相关的专业,如因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而新设的一些专业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专业。储朝晖建议,不要简单地去追新,新的29个专业在800多个专业当中,仍是小比例。绝大多数考生没有必要报新专业,除非自身具有优势潜能,跟新的专业方向能够匹配。

同一个专业名称在不同学校的理念、师资不同,如何结合学校、城市特色选择?储朝晖建议,所有因素当中,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优势潜能。考生要充分了解自己,结合自己的优势方面和人生目标,同时还要考虑相对长远的社会发展需求。“因为大学毕业后,还要度过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,所以,考生报志愿的时候要看得长远一点。”

在心仪的专业和好找工作的专业之间,该怎么选?

储朝晖认为,这是“外在”和“内在”的关系。某个专业或许“外在”表现是热门的、好就业的,如果考生具备这方面的优势,可以报考。但如果考生对这个专业方向毫无兴趣、也没有天然优势,那么即便这一专业再热门,考生也无法在业内脱颖而出。“我认为考生应服从自己‘内在’的东西(即个人兴趣爱好、优势潜能)。”

选到不喜欢的专业

入学后能转吗?

即便功课做得再多,不少人仍然是在正式入学后才对自己的专业有充分的理解,如果这时发现,这一专业和自己预想的不匹配,可以在大学期间申请转专业吗?

近年来,多所高校发布本科生转专业新规,进一步降低学生转专业申请门槛,政策灵活度更高,可选择次数更多。转专业的大门越开越大,是出于什么考虑?

储朝晖表示,(转专业政策调整)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。另外,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,对自己真正的兴趣、潜能了解不够,进入大学后才产生了转专业的需求。

一些家长也担心,等到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转专业,学习的时间被压缩,未来专业能力会不会受到质疑?

储朝晖认为,从高校角度来说,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,是一个很好的现象。从学生角度来说,如果对该专业感兴趣,那么时间不是问题,如果是不感兴趣的专业,(学生)可能花了很长时间也学不会。因此,对于考生来说,储朝晖建议以个人兴趣为标准选择专业,如果没有成功报考到意向专业,那么在后续选择跨学科的时候要把握好跨度,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,充分考虑到毕业和就业时将面临的问题。

责编:梁媛 编辑:龚若丹

来源:央视网

湖南教育新闻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《湖南教育新闻》栏目简介

查看详情
国防教育频道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国防教育频道简介

查看详情
湖南招考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直播预告!“湘就业”直播带岗2023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来了!

查看详情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简介

查看详情
奋斗青春号
奋斗青春号

奋斗青春号

查看详情
友情链接